汽車傳感器類型和發展路徑
1、傳感器是汽車的眼睛,ADAS和自動駕駛必不可少的元件
汽車在向高級輔助駕駛、自動駕駛演進過程中,機器的自動/輔助駕駛功能逐漸替代人的主動性,完成環境感知、計算分析、控制執行的一系列程序。
這一系列程序中,首要的是用汽車的眼睛—傳感器感知周圍的環境。汽車自動/輔助駕駛系統所用到傳感器主要包括:微波/毫米波雷達、超聲波傳感器、攝像頭、激光雷達。
2、目前主要包括毫米波雷達、攝像頭、激光雷達、紅外線四類
不同傳感器的原理、功能各不相同,在不同的使用場景里發揮各自優勢,難以互相替代。
毫米波雷達不受天氣情況影響,探測距離遠,在車載測距領域性價比較高,但難以識別行人、交通標志等。
攝像頭成本低,較大優勢在于對物體的識別功能,是車道偏離預警、交通標志識別等功能必不可少的傳感器,但是具有依賴光線、在極端天氣下會失效、難以精確測距等缺點。
激光雷達探測精度較高,可用于實時建立空間三維地圖,是谷歌、百度等無人駕駛車的主要傳感器,但是成本高昂且在雨雪大霧天氣效果不好的劣勢同樣突出。
紅外線技術成熟,一般用于短距離防碰撞系統,尚不能滿足長距離的精度要求,多用于倒車雷達等。超聲波雷達有成本低廉但是探測距離近,倒車提醒等短距離測距領域優勢明顯。
|